11月3日,记者从省属企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工作会议上获悉,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战略,省国资委出台《省属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省属国有资本从多方面设定了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总体发展目标,并设定了6项重点任务。
同时,为有效促进创新技术产业化,省国资委还将整合省属企业现有平台和资源,组建省国资科技创新孵化器,谋划推动省级规模的创新驱动孵化园区,为创新驱动提供平台载体。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实习生 叶靖儿
高新技术企业
2020年要超200家
《意见》总体发展目标涵盖了省属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
在总体布局结构方面,至2020年,省属国有资本70%以上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型、资源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及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行业。
在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增强和完善方面,《意见》要求至202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创新型骨干企业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左右。明确建成一批行业领先的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其中国家级50家、省级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00家。
此外,在创新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率提高方面,《意见》要求,至2020年,省属企业专利和知名品牌拥有量比2014年末翻一番。培育扶持一大批创新项目,创新项目产生的营收占全部省属企业的15%以上,利润占30%以上。省属企业科技人员占比达20%,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达到200人以上。
下一步将打造
大型孵化基地
据悉,省国资委接下来将通过打造大规模孵化基地,把各类社会资源串联起来,既孵化企业,又孵化产业,形成“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的完整产业链。按照一个孵化器管理公司+多个专业孵化器园区“一器多园、协同发展”的运营模式,以广州、中山、东莞“一市两翼”为基础,逐步扩展到粤东西北地区。
省国资委主任吕业升认为,就广东而言,要发挥省属企业的引领表率作用,核心就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根本途径是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底,省属企业拥有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机构22个,省级科研机构72个,其他科研机构54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2个。近5年来,省属企业累计获得各类授权专利1490项,获颁国家或行业标准96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14项。
在此基础上,省属企业一些技术成果产业化瓶颈得到有效突破。初步统计,自2011年至今,各省属企业实现产业化的科研创新成果累计达70余项。其中有实现产业化创新成果的省属企业共14户,覆盖率达70%。此外,省属企业正在实施的科技创新项目120个,正在推进的产业化项目还有70个。
6项重点任务
1.科技创新
重点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产学研用合作、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等方面。
2.业态创新
主要体现因企制宜、分类推进,如竞争性企业要结合产业基础和产业导向,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和转移。
3.产业升级
重点提出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退出不具优势的产业、稳步加快国际化步伐等四条发展路径。
4.商业模式创新
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推动信息与产业融合;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与服务融合。
5.管理及机制创新
重点破解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活力。
6.培育创新驱动载体和突破口
包括推动国有资源向重点领域、优势企业、优秀团队聚集;抓好省属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企业)试点;探索联合建设省属科技创新孵化器等。
创新7项工作机制解决“老大难”问题
缺乏创新思维、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如何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为此,《意见》制定了颇具改革力度的创新工作机制。
1.综合排名和单项奖励机制每年依据有关指标综合打分和排名,对排名靠前和进步显著的企业加分,并设立2名—3名优秀奖、进步奖(单项奖励)予以奖励。2.项目跟投机制今后省属企业具备跟投条件的创新项目,原则上项目负责人、骨干员工要出资参与项目投资,与项目收益共享、风险共担。3.放宽对创新企业(项目)国有股东超股比担保限制允许国有股东对员工跟投出资部分提供有条件担保。4.容错机制对改革创新工作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有关单位和个人依照法律、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决策、实施,且勤勉尽责、未牟取私利的,不作负面评价。对创新发展项目进行任期综合评价,不以单个项目论成败。5.推动集团对下属企业实施清单管理机制鼓励各集团创新管控模式,在强化集团总部战略、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管控力的基础上,通过权责清单厘清管理边界,优化管理模式,激发下属企业活力。6.创新项目贴息机制每年拟在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对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投入予以贴息支持。7.超额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每年拟在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对符合国家和省产业发展导向,且其研发投入超过主营业务收入规定比例的,对其上一年度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相比前一年度支出额的增长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助。